愛美是人的天性,王女士做完注射美容手術后,面、頸部皮膚內出現異物團塊80多處,經鑒定構成九級傷殘。為此,王女士將廣州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及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徐某訴法院。今天上午,朝陽法院一審判決,被告某公司賠償王女士醫(yī)療費、后期手術治療費、殘疾賠償金共計11萬余元,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
王女士訴稱,她因朋友介紹某公司的皮膚緩釋劑能夠讓人在注射后立即年輕20歲以上,于是動了心。2007年12月26日,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徐某來到北京,在賓館里對王女士進行了注射手術,并收取了2萬元美容費。
王女士說,手術后沒幾天她就出現了不良反應,面部和頸部多處出現了腫塊。徐某再次對她進行注射手術后,面部癥狀仍繼續(xù)惡化。去年5月她去醫(yī)院檢查發(fā)現,藥物在她面部、頸部的皮膚內形成了多達80多處的金屬顆粒,不能完全清除,且手術要留有疤痕。事后,王女士因此一度處于焦慮抑郁狀態(tài)。因此向兩被告提出索賠40余萬元。
對此,被告某公司和徐某均認為,王女士的損害后果與注射美容行為之間沒有因果關系,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因此均不同意王女士的訴訟請求。
該案審理過程中,經雙方當事人確認,法院委托司法鑒定機構對王女士的傷殘等級及治療預期進行了司法鑒定。鑒定意見書認為,被告為王女士注射的“纖維素酶4000”與人體皮膚組織不相容,注射后王女士面、頸部出現異物團塊近80處,預計還需進行35次手術。因此鑒定意見認為王女士的面、頸部異物沉著符合九級傷殘;后期手術治療費用需3萬元左右。
據此法院一審判決廣州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賠償王女士醫(yī)療費、后期手術治療費共計3.1萬余元,殘疾賠償金8.7萬余元,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