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背部美肌養(yǎng)成記
一、清潔去角質(zhì)
摸摸自己背部的肌膚,是不是粗糙手感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日常的清潔不到位,致使背部皮膚毛孔堵塞,角質(zhì)層變厚。我們要知道,背部皮膚的清潔只有日常的沐浴清潔是不夠的。就像臉部皮膚一樣,背部也需要深層清潔,去除角質(zhì),再進行補水。所以,自己在家洗澡給背部清潔只是日常護理,一周去一次美容院做全套的背部護理,這樣更有助于背部肌膚的健康。
每周背部去角質(zhì)
后背的肌膚上分布著許多皮脂腺,一天下來衣服與后背的肌膚長期接觸,這樣很容易造成皮脂腺過盛分泌。如果常穿不透氣或不吸汗的衣服,油脂很容易阻塞毛孔,造成毛孔粗大,形成清楚都或暗瘡。想避免這種情況,就要經(jīng)常去角質(zhì)。
你真的選對護膚乳了嗎?
在去過角質(zhì)之后,一定要確保涂抹身體乳,起到保濕的作用。但你真選對護膚乳了嗎?和臉部肌膚一樣,如果你的背部肌膚比較容易出油,選擇了過分油膩的身體乳肯定會造成痘痘和粉刺的產(chǎn)生,清爽而滋潤的身體乳才是夏天里的好選擇。
借助長刷來清潔背部
健康的肌膚為弱酸性,所以要使用弱酸性的沐浴潔膚品,才能解決背部皮脂分泌旺盛的問題。沐浴時如果無法用手清潔背部,可以借助專用的背部長刷。先從背下側(cè)向肩膀方向上下刷洗,再從肩側(cè)向背部脊椎方向螺旋刷洗,動作盡量大些效果才好。
二、消炎祛痘
對于背部美容護膚祛痘痘,采用礦泥祛痘護理是比較有效的。礦泥能吸收背部多余的油脂,其富含的礦物質(zhì)還能讓細胞更充分獲取養(yǎng)分,美白背部,抵御痘痘的反復侵襲。
背部護理去角質(zhì)后,用濕毛巾敷在背部,稍稍按摩幾下,讓肌膚毛孔充分舒張。然后,將礦泥用刷子在背部刷勻,貼上保鮮紙。倘若家里有蒸汽倉,可進入蒸汽倉內(nèi)蒸熱,讓肌膚更能輕松吸收礦物質(zhì)的營養(yǎng)元素。如果沒有蒸汽倉,就在保鮮紙上敷上一條熱毛巾,同樣可以幫助加熱。
10分鐘后,把保鮮紙揭去,洗掉礦泥。較后,把暗瘡消炎水點在痘痘上,這樣可以減少輕背部痘痘的發(fā)炎情況。注意,處理過程中別用手擠壓痘痘,以免發(fā)炎,使情況更嚴重。
想要擁有的背部膚質(zhì),可利用深層潔膚膜來清除毛孔中的臟污。在敷完潔膚膜后要使用收斂水來收縮毛孔。
抗敏小tips:洗澡的順序很重要
有的人會很疑惑,從來不會認為問題出在清潔的步驟上。不知道你是否察覺,洗澡時的順序其實對于背部肌膚的影響非常大,如果你通常是先洗澡后洗頭,那么就要注意了!清潔頭發(fā)時留在背部肌膚上的洗發(fā)液是否真正地沖洗干凈,如果沒有,很容易造成肌膚毛孔的堵塞,甚有敏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
三、美白護理
背部護理的皮膚新陳代謝速度緩慢,皮膚容易黯淡,需要MM們定期對其進行美白護理。你可以自制水果美白背膜,也可以使用具美白功效的按摩精油,效果都還不錯。
水果富含大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蘋果、香蕉、菠蘿、水蜜桃、圣女果都有非常不錯的美白效果。平時,MM會把這些東西制成面膜敷面,其實用來敷背效果也很不錯哦。把水果攪打成汁,調(diào)入適量面膜SPA粉,然后用小毛刷將水果面膜均勻地刷在后背上,再敷上保鮮紙。如果
你有紅外線燈,用來加熱背部SPA面膜,吸收效果會更好。水果面膜可在洗澡去角質(zhì)后進行,清洗起來也很方便。清洗干凈后,在背部涂抹美白滋潤霜,能夠起到滋潤美白的雙重效果。
要想通過精油按摩達到美白效果,精油配方是很重要的。這里介紹一個方子,在MM當中口碑還不錯。用10毫升小麥胚芽油做基礎油,加入3滴檸檬精油。1滴鼠尾草精油,1滴玫瑰精油。攪拌均勻后,就可以直接用于背部按摩了。背部美容護膚的美白按摩在夜間進行,檸檬精油為光感精油,應注意避光。
四、緊致塑形
舒展的背部才是王道
除了肌膚之外,“性感之丘”的迷人重點,一定是曲線!從脊椎開始,到肩胛骨的弧度其實都能影響視覺效果。并非“瘦”就能解決一切,而是圓潤而緊實勻稱的弧線才是的效果,才能讓肩胛骨像翅膀一樣展翅。
背部是從頭部到腰部的人體中樞,脊柱與肌肉的連接對背部非常重要。久坐會讓脊柱的生理曲度變形,上班族一定要在長坐1小時左右就站起來活動,一把好椅子的高低恰好可以讓你的腳放在地上,背靠在椅背上,同時膝部略低于臀部,這是背部較舒服的姿勢。
睡前背部伸展運動
松垮垮的背部肌肉套在輕盈的鏤空禮服里,難免有美中不足的缺陷。況且,壓力常會不知不覺地堆積在頸部和背部,所以每天利用睡前10分鐘做背部伸展動作,不但能讓背部不再緊繃,也能順道增加背部肌肉的緊實度。
咨詢電話:
北京:
18501137656
全國:
4006039136
微信號:smdzxmr
微信號:victor-95397
版權(quán)所有:8682整形網(wǎng)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jù)。
本站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轉(zhuǎn)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
鄭重聲明:未經(jīng)本站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